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,多数呈隐性经过,在少数情况下受应激因素可出现临诊症状。猪发病后的主要表现是:断奶仔猪,尤其是被阉割几周后的仔猪易被感染,急性期表现发热、高热达42°C,食欲减退,贫血,黏膜苍白,有时有黄疸,背腰和四肢末梢淤血,特别是耳郭边缘发绀,耳郭边缘的浅红至暗红色是其特征性症状。持续感染病例耳郭边缘甚至大部分耳郭可能会发生坏死。急性感染后存活的猪生长缓慢,且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再次感染。
慢性附红细胞体病猪表现消瘦、苍白,有时出现荨麻疹型或病斑型皮肤变态反应。
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在进入产房或分娩后3~4天出现临床症状。急性期母猪表现厌食,发热高达42°C,乳房或外阴的水肿可持续1~3天。母猪产奶量下降,缺乏母性或不正常。临床症状持续整个产期,很难与产科病相区分。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时,以及有诸如疥螨、不良的猪舍环境、缺食等应激因素时都会加重本病。母猪也可能出现繁殖障碍,表现受胎率低,不发情,流产、产弱仔。加母猪也可能出现繁殖障碍;长缓慢i于发病。化验检贫血母猪所产仔猪,即使未被感染,也表现贫血,生长缓慢,易于发病。化验检查表明,红细胞数减少,血红素下降,血红蛋白尿,血浆白蛋白、B-蛋白、y-球蛋白均下降,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升等。急性病例出现严重的酸中毒与低血糖。
育肥猪感染时皮肤潮红,仔细观察可见毛孔处有针尖大小的微细红斑,尤以耳部皮肤明显,体温高达40°C以上,食欲减退,精神萎靡。成年猪发病率高,死亡率低。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发病后症状重剧,死亡率高。一旦有继发病或混合感染损失更加严重。
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病理变化为皮下黏膜、浆膜苍白黄染,可见皮下组织弥漫性黄染,全身淋巴结肿大、潮红、黄染,喉头黏膜、气管外浆膜、心包浆膜、肺浆膜、胸腔浆膜、胃浆膜、肠浆膜黄染。胃黏膜黄染,有散在出血斑。消化道内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出血严重。肾肿大,质地脆弱,外观黄染,肝脾肿大,肝有脂肪变性,胆汁浓稠、有的可见结石样物质,肝有实质性炎性变化和坏死,脾被膜有结节,结构模糊。
组织学变化为弥漫性血管炎症,有浆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单核细胞等聚集于血管周围,肺、心、肾等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。据观察,死亡动物的病变广泛,常具有全身性。